蒋健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证思维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引发食管粘膜炎性病变,内镜下可见食管远段粘膜破损,是临床多发病.中医有”食管癉”之说.蒋健教授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基本病机为脾胃运化及升降功能失常,关键病机是气机蕴滞,水湿内生,郁久化热化火,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因此治疗可予清热化浊,和胃降逆,辅以益气健脾,从而使脾健胃和,清气升、浊气降,中焦气机调畅,诸症自愈。对于一般病症,蒋健教授喜用半夏泻心汤及左金丸为基本方,并根据反流性食管炎之胃气上逆、胃脘灼热、脾胃气虚等不同的病机特点进行加减,予以益气健脾、清胃和胃,对于兼有腹胀、口苦、易饥、寐差等症状时,可辅以通腑、安神或清热解毒之品。方中黄连苦寒,能降泄一切有余之湿火,对胃热之呕吐尤佳;半夏善降逆化痰,二者常相须为用;对于兼有腑气不通者,辅以木香槟榔丸中药物常可收效;伴有胸骨后疼痛者,需考虑其与支气管炎的因果关系,酌加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之品。同时不可忽略精神心理状态对本病发病的影响,国内有研究表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问题,精神心理因素可能是该病发病机制之一。亦有报道采用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量表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进行测评,从而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其收录的2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完全无抑郁或焦虑状态的患者仅58人,大部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存在着焦虑或抑郁状态。因此蒋健治疗时常加用柴胡、白芍、郁金等疏肝理气之品,或辅用甘麦大枣汤、柴胡桂甘龙牡汤等,必要时可予黛力新等抗抑郁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 中医病机 中药治疗 疗效评价
杨晓帆 蒋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0021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62-64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