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外治综合疗法诊治呃逆病57例临床观察

呃逆病史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西医称做”膈肌痉挛”,它是由膈肌和其它呼吸肌不能自控的连续的或间歇的痉挛收缩,使空气突然被吸入呼吸道内,同时伴有声带闭合,因而产生”呃、呃”的声音,故称为”呃逆”。中医外治综合疗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方法多样,简便易行,且无任何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笔者应用中医外治综合疗法治疗57例,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辨证应该掌握虚实、分辨寒热,实证主证为胃中寒冷者症状有呃声沉缓有力,胸膈胃脘不舒,得热痛减,遇寒更甚,舌苔白润,脉迟缓;胃火上逆者症状有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渴喜冷饮,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气机瘀滞者症状有呃逆连声,每于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痛,舌苔薄白,脉弦。治疗方法为和胃降逆止呃,若胃寒者兼以温阳,若胃热者兼以清热,若气滞者兼以舒肝理气。虚证主证为脾胃阳虚者症状有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手足不温,食少倦怠,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胃阴不足者症状有呃声短促而不得续,口咽干燥,烦躁不安,不思饮食,舌红或有裂纹,苔少而干,脉细数。治法和中降逆止呃,若阳虚者兼以温中益气,若阴虚者兼以益胃生津。临床上呃逆既可单独发生,也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个兼证出现,偶发而轻微的呃逆,多可自愈,若持续不断,则需进行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和某些胃、肠、腹膜、纵隔、食道等病中出现的呃逆,也可应用此针灸方法进行辨证治疗。笔者认为,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呃逆对病程短的治疗效果要比病程长的治疗效果好;综合运用多种外治法比单用一种外治法治疗效果要好,在日常生活中要调节好自己的情志。避免升起生气、着急、发怒等影响情志的现象发生,在治疗中遵照医嘱配合医生坚持治疗则治疗效果会更好。

呃逆 中医外治综合疗法 临床观察 疗效评价

石亮 宋俊呈 石拓 杨健 徐丹 时昭红

武汉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120-121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