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方剂及药对规律总结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属于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积滞”范畴.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特点。本研究是通过统计分析,按照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见的证候分型,对常用方剂进行总结。柴胡疏肝散为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剂,对于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气机阻滞的肝胃不和证型及肝郁气滞证型疗效显著,在此两种证型中出现的频次最多;香砂六君子汤擅长健脾益气,调中和胃,为治疗脾胃虚弱型FD的代表方剂;半夏泻心汤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在寒热错杂型FD中广泛应用。逍遥散具有调和肝脾,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效,在肝郁脾虚型FD中疗效突出;附子理中汤擅长温中散寒补虚,在治疗FD脾胃虚寒证中取得较好疗效;保和丸功效为消食,导滞,和胃,对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之饮食积滞型FD疗效肯定。临床中疾病的病机复杂多样,单纯使用一种方剂有时并不能取得最佳疗效,因此常多方叠加,加强疗效。例如肝郁脾虚证型中出现六君子汤合用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合用四君子汤。亦有一方多用之处,如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气机阻滞,则出现肝郁气滞及肝胃不和症状,根源在于肝郁,柴胡疏肝散为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在肝胃不和证和肝气郁滞证中均能显效。表中所列出的均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见证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方剂,但是不能全部概括中医治疗FD的情况,只是在某些比较突出的证型方面的用药规律,但若掌握临床用药思维,仍能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综上所述,临床中使用的治疗功能性不良的高频药对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机及证型基本一致,故理论依据充足,对临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功能性消化不良 柴胡疏肝散 四逆散 四君子汤 用药规律
田亚欣 王凤云 张娇 唐旭东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700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科,北京 100091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128-129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