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慢性糜烂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胃镜及其病理表现的相关性分析

慢性糜烂性胃炎内镜下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平坦型和隆起型,前者表现为胃黏膜有单个或多个糜烂灶,其大小从针尖样到直径数厘米不等;后者可见单个或多个疣状、膨大皱襞状或丘疹样隆起,直径5~10mm,顶端可见黏膜缺损或脐样凹陷,中央有糜烂.本研究依照国内最新的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制定的胃炎内镜分型标准进行,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证实了文献报道,且以中青年居多,可进一步推测CEG的发病原因可能为嗜烟嗜酒、饮食不规律、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等;浊毒内蕴证患者胃镜象中隆起型较平坦型常见,与文献报道一致;病理表现浊毒内蕴证患者中隆起型糜烂者更易发生肠上皮化生。提示”浊毒”可能是CEG中隆起形成的因素之一,亦是肠上皮化生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在临床上如发现CEG患者中医证属浊毒内蕴,且为隆起糜烂者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并为临床上治疗CEG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据调查,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上其发病率据,但其死亡率却居第三。其中胃癌前病变,包括胃的肠上皮化生,提高了胃癌的发生率。所以肠化的及时发现、治疗对提高减少胃癌的发生有很大的帮助。故应对本病早诊断及治疗,以防治胃癌的发生。

糜烂性胃炎 浊毒内蕴证 胃镜表现 病理表现

吕静静 王彦刚 杨静

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17 河北省中医院,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11 河北省中医院消化内镜科,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17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145-147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