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半汤治疗肝胃不和型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观察病例来源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符合非糜烂性反流病诊断,且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证的病例.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将64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以柴半汤为主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以兰索拉唑加莫沙比利治疗,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GERDQ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方案对本病症状均有疗效。同时,对治疗后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对本病症状的改善程度相当,柴半汤可改善肝胃不和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及食道动力并能有效控制酸反流,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显示,治疗组、对照组对临床症状控制、增加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减轻酸反流均有良好疗效,但对照组兰索拉唑+莫沙必利对于中医次/兼症、食道动力(尤其是无效吞咽)的控制,效果不如治疗组。由此可见,柴半汤对本病的治疗有一定优势。
非糜烂性反流病 柴半汤 食道动力 食管下括约肌功能
黄恒青 林云鹏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科,福建 福州 350003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218-225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