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乌龙茶人群胃粘膜上皮内瘤变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GAS、EGF的变化
胃癌作为我国高发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高发病率及低治愈率都严重的危害着国民,故及时发现并阻止其发生发展尤为重要.目前大家一致认同的胃癌的发展模式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通过对不饮茶与饮乌龙茶的GIN两种人群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提示饮乌龙茶可改善HP感染率,不饮茶组与饮乌龙茶组相比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明显,不饮茶的GIN患者以脾胃湿热证为主,而饮乌龙茶的GIN患者以脾胃虚弱证为主。考虑可能与乌龙茶性味中偏凉,长期饮用可改善脾胃湿热,但可能损伤脾胃,致脾胃虚弱,饮乌龙茶对GIN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EGF、GAS均有影响。GIN患者中饮乌龙茶者的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弱证的EGF、GAS表达较不饮茶者明显降低,但脾胃虚弱证的GAS却略高于其他证型。本课题研究观察所见,饮乌龙茶适合除脾胃虚弱证以外大部分人群,饮乌龙茶可能延缓GIN的进展。GIN患者中选择饮用乌龙茶进行防治的需注意因人而异,脾胃虚弱证GIN患者应少饮乌龙茶甚至不饮,其他人群可适当多饮乌龙茶。
胃粘膜上皮内瘤变 中医证型 分布规律 胃泌素 表皮生长因子
邱志洁 黄美珍
福建省立医院中医科,福建福州 350000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251-262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