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镜病理及胃蛋白酶原的相关性研究
胃癌在中国各种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列前三位;而福建省因地处东南沿海,加之其饮食习惯,胃癌的发病率一直高居该省各种肿瘤发病的首位,死亡率位居前四,已严重威胁着该地区居民的生命健康.通过对CAG中医证型与胃蛋白酶原水平、胃镜病理改变及Hp感染情况的相关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本地区该病以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及脾胃湿热证3型较多见,与其他地区证型分布研究存在一定差异,其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探讨,单纯CAG以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多见;CAG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仅见于脾胃虚弱证、胃络瘀血证;CAG伴肠化生中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所占比例较高。说明CAG的中医证型是有一定的临床病理学基础,在病情上存在着一定的轻重递进关系,其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及脾胃虚弱型的病情较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重,中医各证型间的Hp感染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其关系需待加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研究,胃蛋白酶原的检测可作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可以协助指导临床诊疗。PGⅠ降低、PGR下降多属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弱证,胃络瘀血证;PGⅡ上升明显大多属于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证,CAG中Hp感染的患者的PGⅠ、PGⅡ水平均明显高于未感染者。肠化生患者的血清PGⅡ多升高,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血清PGⅠ升高较明显。
萎缩性胃炎 中医证型 胃镜病理 胃蛋白酶原
张海鸥 曾越春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福建福州 350003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 350122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262-272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