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清胆方及其联合西药序贯疗法对Hp VG湿热证患者胃小凹分类及组织学的影响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CNG)中的疣状胃炎(Verrucosa gastritis,VG)又称隆起糜烂型胃炎,常伴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IM),是一种内镜下常见的具有特征性形态和病理变化的胃黏膜病变,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是应用周德丽教授的”五味清胆方”及其联合西药三联对(Hp VG)湿热证患者进行Hp清除后序贯治疗,应用放大内镜结合黏膜染色,观察胃黏膜隆起糜烂病灶的胃小凹形态的超微结构变化特点,与病理组织学作对照。通过研究发现”五味清胆方”及其联合西药三联加序贯疗法均能改善Hp VG湿热证患者内镜下粘膜潮红、充血水肿、胆汁反流的临床症候,疗效确切,且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中药组优于西药组。虽然内镜下隆起糜烂各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对患者内镜下病灶胃小凹形态细微结构观察并与病理组织学比较均有改善,且联合组改善优于中药组,中药组优于西药组。表明该方可能通过清除Hp后序贯治疗,具有促进胃粘膜腺体修复、变异细胞逆转,提示对(Hp VG)湿热证患者早期癌变有干预作用,与陈国忠等的研究一致,对胃癌的一级预防起到积极意义。
疣状胃炎 湿热证 五味清胆方 西药序贯疗法 胃小凹结构 病理组织学
梁雪 宾金秀 黄祖美 周德丽 卢杰夫 陈国忠 彭卓嵛 何慧 刘熙荣 王伟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广西 南宁 530023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320-322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