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必读》中两个脾肾阳虚型痢疾病案的分析

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又号荩凡居士,出身官宦之家.明末华亭(今江苏松江)人.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李氏少年博览群书,青年时曾应科举,后因痛感两亲子被庸医药误致死及自己早岁多病,转而习医.脾和肾的关系,即是先后天的关系。先天之本在肾,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内寄元精元气,五脏六腑之精均藏于肾。肾精充盛,则脏腑之精充足。而元气又是诸气之本。无论脏腑之气,经脉之气,均以元气为根。故尔,要保全生命,必须保护先天肾中精气。与此同时,后天脾胃也是十分重要的。”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气入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先天之本在肾,水为天一之源,后天之本在脾,脾为中宫之土。”脾之健运与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脾胃通过经络将化生之精微转化为脏腑之精,又不断补充后天之精而注于肾。脾肾至关重要,故有”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之说。在病理上,先后天亦相互影响,肾主水司开阖,化气行水,由于脾气弱则脾阳不足而无力化生气血精微,脾虚失运,不能输精于肾,肾精不充而致肾气不足,肾气虚则肾阳衰微,临证表现为面色硓白,腰膝穠软,全身浮肿而下肢尤甚等症状。此时宜采取”补先天,壮后天”的治疗法则即脾肾并治。当依李中梓”补土生火”法,使”土强则出纳自入”,通过补脾气以生气血,以后天补先天,先天肾气育则其化气行水之功复,诸症因之自去;《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中说:”治先天根本,则有水火之分,水不足者,用六味丸壮火之主,以制阳光;火不足者,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后天根本,则有饮食劳倦之分,饮食伤者,枳术丸主之。劳倦伤者,补中益气汤主之”。
痢疾 《医宗必读》 脏腑理论 中药治疗
李思颖
宣武中医院 北京 100050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327-328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