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固肠颗粒联合金双歧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临床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BS全球总患病率在5%-25%之间.其发病率高、易复发、症状缓解不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造成沉重医疗负担.罗马Ⅲ标准将IBS分为四型: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及未定型(IBS-U).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近年来有不少文献报道提出肠道菌群失调与其发病密切相关.本课题选用的金双歧也属于此类。双歧杆菌是对人体有益的体内庞大的正常生理性细菌之一,对人体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双歧杆菌通过与其它厌氧菌一起共同定植于肠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学屏障,阻止致病菌的定植与入侵;并且它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乳酸和乙酸,降低肠道pH和Eh值,抑制致病菌生长;抑制产生内毒素的G-杆菌,降低血液中的内毒素水平;提高身体免疫力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粘附、生长,加速其排出体外,维持肠道正常的菌群平衡,从而达到防治IBS的目的。本研究显示:金双歧在治疗前后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目前临床研究结果一致。腹泻型IBS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泄泻”范畴。其有”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的特点,其病机常责之于”土虚木乘”,代表方为痛泻要方。但在临床上观察到,虽然IBS病机常责之于”土虚木乘”,脾胃虚弱仍是腹泻型IBS病机基础,脾虚湿盛是其病机关键,如《医宗必读·泄泻门》说:”泄皆成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因此以健脾化湿之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拟定科室协定处方参苓固肠颗粒治疗IBS,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方中以原方中太子参、炒白术、山药、苡仁、茯苓健脾化湿,加用了焦山楂、建曲、仙鹤草、煨葛根。认为,脾胃主运化水谷,脾胃虚弱者常伴饮食化,而食滞又进一步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因此在健脾化湿的基础上加用消食化积之焦山楂、建曲。仙鹤草又名脱力草,不但止泻力强,且有补虚之功,葛根升阳止泻,通过升发清阳,鼓舞脾胃之气上升而达到止泻目的,善于治疗脾虚泄泻。全方共奏健运脾胃,升清止泻的功能。在临床中观察到,运用参苓固肠颗粒联合金双歧的治疗IBS的效果优于单用金双歧或单用参苓固肠颗粒,这得到了本研究的证实,尤其在改善腹泻、腹痛、腹胀、肠鸣、食欲不振及精神状态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肠易激综合征 脾胃虚弱证 参苓固肠颗粒 金双歧 临床疗效
周素芳 王敏 杨景林 吴文尧 徐思娅
吴文尧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贵州,贵阳,550002;贵阳中医一附院脾胃病肝病内科,贵州,贵阳,550002 贵阳中医一附院脾胃病肝病内科,贵州,贵阳,550002 黔南州中医院,贵州,黔南州,558000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393-395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