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临证经验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是以侵犯直肠与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为主的炎症性病变,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近年来,由于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外研究表明,该病病因复杂,发病环节多,治愈难度大,愈后又易复发,且有癌变倾向,属于临床疑难杂症,已被WHO列为世界难治病之一.对于溃疡性结肠炎诊治,笔者有以下几点感悟: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不忘辨证,掌握中医”同病异治”精髓,在近几年临证中,UC以脾虚湿盛和湿热下注两证型为主。灵活施治,随证加减,如脾虚湿盛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湿热下注型使用芍药汤加味,肝郁脾虚型考虑痛泻要方加减,脾阳虚可用黄芪建中汤等,UC治疗,避免药性过于寒凉,即使湿热下注型,也要防止寒凉伤脾败胃,可少佐肉桂、干姜、乌药以调和药性,固护正气。少食生冷,目的也在于此,溃疡性结肠炎其本为脾胃虚弱,气机失调,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而成湿浊瘀毒,湿浊瘀毒内停又阻碍气机升降,发为本病。因此,治疗宜加茯苓、炒白术、苍术、炙甘草等健脾化湿药,脾强则湿自化,气机转调,从脾胃论治是治疗UC的根本,脾胃虚弱,久病及肾,脾肾两亏,无力固摄,脾虚则升清运化失职,胃弱则受纳腐熟力衰,肾阳不足,肾司二便功能失司,泄泻尿频加重;此时可加入补骨脂、车前子、益智仁等补肾固本药物激发命门之火,以暖脾阳,UC是慢性演变的病理过程,在临床治疗时,要避免频繁更改药方,要擅于守法守药。治疗首日叮嘱患者坚持治疗,不可擅自停药,连续服用中药6月以上,待临床症状、病理表现消失后,方可停药,否则极易复发和加重,功亏一篑,本病正虚邪恋,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重视日常自我调护,嘱咐患者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控制烟酒,少食生冷、辛辣、易致敏食物。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治疗 从脾胃论治思想 饮食调理
杨云霜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中医与康复医学科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483-485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