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浅谈周乐年教授运用通补法治疗慢性腹泻经验

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粪便量增加(>200g/d),粪质稀薄(含水量>85%)超过3~6周或反复发作的病证.本病为世界范围内的多发病.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的发病率每年超过5%.现代医学认为其病理机制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感觉过敏、脑肠轴异常及精神神经因素异常相关,药物治疗大多以对症治疗为主.通补法认为脾肾阳虚是慢性腹泻的病理基础,同时又考虑到肠胃的运动功能及阳气的推动作用,因而提出寓通于补,在重视脾胃虚证的基础上又兼顾其腐熟及转运水谷的特性。周老认为,慢性泄泻的关键在于脾虚湿盛。强调以补法立论治疗泄泻,最忌补药的堆砌而成”呆补”,故多在补益之品中酌加通调气血诸郁之药。慢性腹泻病机的关键在于脾虚湿盛,而虚多夹滞,故在以补法为基本大法的基础上应加用开通之品。周老师常说,只要有虚证,则虚为本,只要有阳虚,则阳虚为本,其他虚证属次要,故临床遣方用药多注重补阳。因为阳气是气化的主导,阳气主温煦、推动、升发、固摄。在慢性腹泻的治疗中,亦是如此。

慢性腹泻 通补法 中医病机 用药方法

刘靖 陈婷 李保双 张娇 程正义 刘康毅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508-510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