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调肝理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分为腹泻型(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arrhea predominant,IBS-D)、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和未分型,临床以IBS-D最为常见.本病虽病死率低,但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同时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消化领域研究热点.实验验证了调肝理脾组要优于匹维溴铵组,证明调肝理脾法对IBS-D症状改善的疗效是要优于匹维溴铵的。治疗4周后,对2组病例西医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的比较也发现,调肝理脾组要明显优于匹维溴铵组,说明调肝理脾组的临床疗效是优于匹维溴铵组的。治疗2周及4周后,2组病例主要单项症状的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降低,说明中药调肝理脾法及西药匹维溴铵对IBS-D的主要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组病例主要单项症状有效率的比较也印证了以上结果。调肝理脾组在改善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方面要明显优于匹维溴铵组,但在改善腹胀腹痛症状方面调肝理脾法与匹维溴铵无明显区别。以上研究均表明:中药调肝理脾法治疗IBS-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的改善IBS-D患者临床症状,中药虽然起效较慢,但是其作用效果比西药更持久,治疗结束3个月后仍然能够有较好效果,显示了较长的后续效应。通过以上研究,初步说明了中药调肝理脾法随证加减治疗IBS-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作为中药复方制剂,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 调肝理脾法 腹胀症状 排便次数 大便性状

汪正芳 张声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北京,100010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535-538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