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痛泻要方治疗消化系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痛泻要方原名白术芍药散,为刘草窗方.最早载于《丹溪心法·泄泻卷》,并标明治”痛泻”.其后虞抟编著《医学正传》亦有记载,到《景岳全书》中始称之为”治痛泻要方”,由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四味中药组成.痛泻要方立方巧妙,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尤其是治疗以腹痛、腹泻为主的肠道疾病,优势更显。近年来在治疗胃溃疡、胃炎、便秘、呕吐、肝胆疾病亦有应用,为本方的新用、妙用、广用提供了参考和指导,但是为数不多,且多属个例,没有进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实验。临床应用仍大部分着眼于”痛泻”二字,为其方名所限制,其治痛泻固然有独到之处,但中医辨证论治为最基本的特色,应该紧守肝郁脾虚病机,广泛辨证应用,超脱此证型,乃至不拘一格。临床及实验研究方面应当进行更为科学、广泛、深入、客观的探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疗效评价和作用机制的阐明。同时结合本方药物的传统疗效和现代药理研究,以及疾病特点,进行方药配伍和药物制剂的研究,提高并拓展传统方药的效用范围,这是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也是很有社会和经济价值的。

消化系疾病 痛泻要方 疗效评价

王宗强 王敏

贵阳中医学院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542-544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