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穴位埋线法治疗便秘的研究进展

便秘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排便间隔时间过长或大便干结难解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西医对本症的治疗多采用泻剂,而中医药对便秘的治疗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穴位埋线是在针灸理论的指导下,借助埋入线体对穴位持续刺激而产生一系列治疗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综上所述,穴位埋线法治疗便秘,具有疗效好,操作简便等优点。通过以上文献分析,发现穴位埋线法治疗便秘多用于原发性便秘患者,在选穴上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为主。其中使用较多的穴位有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等,可作为主穴;其次使用穴位有脾俞、胃俞、三阴交等,可作为配穴。耳穴主要以大肠、直肠下段、三焦等为常用,周期以14天一次,连做3次为多。以上仅作为临床参考。虽然临床中评价了单独应用穴位埋线法及与其它疗法的联合应用的效果,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相关文献去评价穴位埋线法与其它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穴位埋线法的疗效。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哪些为主穴,如何配伍使用临床疗效更好,治疗周期以多长效果更佳,长期疗效如何,需不需要与其它疗法联合应用,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对于本病的治疗,平时还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注意饮食调整,忌食厚味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平时应多饮水,多做适合自己的运动,还可以按摩腹部,增加肠蠕动。

便秘 穴位埋线法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阴脾经

马丽亚 朱音 陆颖 李洁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0030 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上海 200030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547-549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