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临床观察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其病程长、易复发、远期疗效差己成为治疗难点,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重视.本研究采用中药灌肠剂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UC。溃疡性结肠炎,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发生在结肠黏膜层的炎性病变,以溃疡糜烂为主,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按照其症状表现归于中医”久痢”、”泄泻”、”便血”等病症的范畴,其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多因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久病而致,其病位主要在肠,目前理论研究认为其发病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蕴结为标,证属本虚标实,且局部湿热蕴肠,灼伤血络,热盛肉腐,疮疡不敛。方中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石菖蒲化湿开胃,开窍豁痰;苦参能够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主治热痢,便血等病症;地榆、白及、三七粉止血生肌;诃子止泻;经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柏具有抗菌、抗炎、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都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具有抑制小鼠DTH,从而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损伤的作用;石菖蒲能够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并有延缓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其提取液对8种菌株均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苦参中的有效成分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均可调节小鼠及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组织胺释放,两者可有效抑制IgE其特异性抗原引起的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白三烯等介质,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可表现出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锡类散可以调节结肠炎T淋巴细胞的活性,抑制炎细胞反应,有利于溃疡修复和组织再生。全方共奏清热化湿、止血生肌之功,且中药灌肠剂通过肠道应用直达病所,具有作用直接,避免肝脏首过效应,临床应用患者易于接受,复发率低等优点。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灌肠剂 临床药理 疗效评价
吴屹波 潘洋 房莹莹 马萍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肝胆脾胃病科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560-561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