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健脾法治疗肝病的临床意义

本文所讨论的肝病,主要以中西医共同认知的那一部分内容为主,兹按《中医内科学》分为黄疸、胁痛、臌胀三大类进行论述。由于肝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生理联系,这就为通过健脾法治疗肝病提供了理论基础。治疗黄疸可以采用健脾化湿法、温脾化湿法,以茵陈苦辛微寒、利湿退黄,五苓散发汗利水,助脾转输运化;针对“肝克脾、脾火内伏”所致的右胁肿胀疼痛这种“有形之痛”,当“通脾中伏热,下其淤血”,并提供了两组方药,其中“木土两平汤”即是在石膏栀子白芍等泄热逐瘀基础上加用苍术甘草等健脾药物,符合难经肝病实脾的理法;采用健脾利水法、健脾行气利水法、温阳健脾利水法治疗臌胀。总之,运用健脾法治疗肝病是具有临床意义的,值得继续探索,不断扩大成果。

肝病 健脾法 临床药理 疗效评价

王瑞 王宪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100015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666-669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