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内生浊邪”的本质探讨

中医”内生实邪”是指在内外环境不良刺下,脏腑生理功能异常,气血津液的生成、转化及排泄等失常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导致一系列的生理性物质、或病理性产物留滞体内,因病起于内,又与外感六淫致病的临床征象相似,且往往以标实显现,故属”内生实邪”的范畴,主要包括内生之”风、寒、燥、火、热、毒、水、饮、湿、浊、痰、瘀”等多种病理邪气.中医的“浊”涉及生理物质、病理性邪气两个方面。人的生理性、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糖基化复合物、蛋白质、脂质的沉积,不能及时被自噬-溶酶体系统和泛素化-蛋白酶体系统降解,这与中医“内生浊邪”病机相契合。因此,探索“中医浊邪”的病理生理物质基础,进一步阐明中医化浊、降浊、涤浊的微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脏腑病 生理功能 中医病机 微观机制

樊新荣 唐农 纪云西 张耀中 蒋历 黄贵华 谢胜 李柳梅 宋春晖 凌江红

中国中医科学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上海

中文

766-768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