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德国新标准-DIN13167-2014《装在摩托车上的急救材料》解读

DIN13167-2014《装在摩托车上的急救材料》新标准比前个版本标准更详细、科学、合理、搭配协调,以求实效,融合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如DIN13019–E10′6创可贴数量减少,急救新材料也比以前增加(如指尖胶贴,条状贴膏、用于清洁完好皮肤的湿巾)等,对急救毯材料做进一步要求,总件数增加了8件。反映了急救材料的发展,为了生命安全不排斥标准涉及专利材料,而只做提示。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没有发布类似标准,中国是摩托车事故死伤高发国家,医疗救护普及远不及发达国家(如德国),况且行使在农村高山峻岭或偏远地区等,更需装在摩托车上的急救材料,以防事故发生。一旦发生,可在宝贵的第一时间得到初步救治,延长可救护时间,另一方面使摩托车普及率得到保障。中国急需建立类似的装在摩托车上的急救材料的标准,结合中国摩托车事故人员损伤实际和中国救护材料发展现状,DIN13167-2014《装在摩托车上的急救材料》就是最好的借鉴和参考。快速建立中国装在摩托车上的急救材料标准,这也是有效的一种个体防护装备,降低死亡风险,便于现场的紧急救援(自救、互救与目击者救助)。一个事例:院前急救方法培训和护理人员正规训练,在没有急救车、仅有基本医疗物品的情况下,该项目使死亡率从40%下降至9%。另外也要驾驶精神集中,防止疲劳,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佩戴摩托车头盔可将死亡风险降低约40%,将严重受伤风险减少70%以上。

摩托车 急救材料 安全驾驶 德国标准

唐良富 唐卡毅 解如风 张旻旻 张慕

重庆市标准化研究院 重庆师范大学医院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

杭州

中文

423-427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