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品条码印刷品质量现状分析
通过这几年来定检实施与市场调查情况,发现很多生产企业不重视产品条码的质量控制,在信息化的今天,这将严重影响到我省企业的产品形象和综合竞争力,阻碍我省流通领域的信息化水平提高。要想改善这一状况,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尤其是质量监管的有效实施。通过定期监督检验、市场监督检验等监管手段,能够有效的防止流通领域商品条码伪造、冒用等严重扰乱物流、结算系统的情况出现,还能够让企业认识到产品标识和自动识别技术在质量管理、自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用以保证生产企业条码质量,为我省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和产品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加强政府监管手段,通过定期监督检查、市场专项检查等实施,减少生产、流通领域条码质量问题的出现;企业严格自律,通过明确企业内部管理职责,积极学习相关技术知识,严格执行条码技术标准等措施,避免条码质量问题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相关技术机构优化、增强各类物品编码和自动识别技术服务,加大应用推广力度等手段,促进整个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总体来说,我省商品条码的总体质量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东部发达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我省有数千家零售超市,但其中我省生产企业的产品种类只占很少一部分,基本集中在土特产、调味料等品类,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我省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还很低,不能很好的利用自动识别技术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全面了解、掌握生产企业商品条码应用状况,对商品条码系统成员多开展GB12904-2008和相关条码知识的培训工作,就一定能促进我省企业条码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产行业 商品条码 印刷品 质量评价
李永毅
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511-1517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