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
本文对大型隧道、地铁车站、地下车库、地下礼堂等大跨度地下结构科学设计和优化施工,提出了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构件、新结构、新工艺,具有显著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可供大跨度地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参考、验证和应用.提出共同承载是利用围岩、衬砌多种资源实现安全储备的有效措施,也是应对极端变化情况的可靠办法。其关键技术一是衬砌采用优化拱形,以有效地避免松弛夹层,达到衬砌与围岩承载拱大面积密合接触,实现围岩和衬砌共同承载的目的。二是取消中间防排水层,才能使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真正共同承载。由甘肃人防系统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完成的该成果,通过甘肃省科学技术厅2005 年4 月21 日鉴定。甘科鉴字”2005”第038 号科技成果鉴定证书认为:“该成果创造了双曲优化衬砌隧道施工新方法。具有简化工序、节约材料(无需支撑和模板)、受力性能良好、成洞迅速,安全度高、简单易行,便于施工等优势,创造了安全施工新路。同时,还实现了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合一,柔性支护与刚性支护合一,自动应力调整和人工应力调整结合,合理受力与共同承载结合,有利于实现工厂标准化预制和现场拼装压注相结合的隧道工厂化施工。结合甘肃省科技查新检索中心查新结果,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跨度地下工程 结构设计 施工工艺
王胜利 童景盛 敖运安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99-208
2016-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