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熊猫采食对峨热竹无性系种群更新的影响
为探讨大熊猫主食竹对野生大熊猫采食的响应机制,通过固定样方法和定位观察法,对栗子坪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栖息地峨热竹无性系种群更新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栗子坪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取食的峨热竹基径范围较广(6.00~17.58mm),平均取食11.48±0.21mm基径的竹子,不取食基径小于6.00mm的竹子.大熊猫采食后,中等强度采食样方的发笋率高于其他两种采食强度;中等和高等强度采食样方的成竹率显著高于其相应的对照样方;中等强度采食样方的成竹率在三种采食强度中最高.在退笋率方面,采食样方的自然退笋率显著低于其对照样方,而其虫退率则高于对照样方.新笋基径在同一采食强度的采食样方和对照样方之间,以及不同采食强度的采食样方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且与其残桩基径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大熊猫的采食干扰对峨热竹无性系分株种群的更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等采食强度的作用最明显;峨热竹无性系分株种群的新笋基径并没有对野生大熊猫的采食干扰做出明显的反应,其大小仍能满足其取食的需求.
峨热竹 无性系 种群更新 野生大熊猫 采食干扰
张龙艳 甘小洪
西华师范大学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南充637009;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国内会议
湖南桃江
中文
296-300
2015-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