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FY-3C掩星数据偶发E层的研究

利用FY-3C极轨卫星提供的2014年6月、8月、12月及2015年1月的GPS无线电掩星数据,统计分析全球范围内距离地面80~120km区域内抽样频率为50Hz的C/A码SNR扰动情况,进而研究偶发E层。结果表明:偶发E层在处于夏季半球的中纬地区扰动强度远远大于处于冬季半球同一纬度地区;偶发E层在纬度40°附近扰动明显增强;此外在E层100km高度附近,Es层在地方时10:00和22:00达到峰值;FY-3C卫星的掩星观测结果表明,可以利用FY-3C卫星的掩星数据研究电离层偶发E层等的变化.与传统的地基探测手段相比,利用无线电掩星技术探测电离层具有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观测的极大优越性。目前FY-3C仅有约一年的掩星数据,从长远来看我国以后还会有FY-3D、FY-3E甚至是FY-3F卫星进行掩星探测任务,未来会提供大量高质量的掩星观测数据来供学者们深入的研究Es层的形成机理、出现原因及变化因素乃至目前无法合理解释的一些现象。

电离层 偶发E层 掩星探测

杨晶晶 黄江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广州510640 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广州510640

国内会议

环渤海湾-泛珠三角区域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

石家庄

中文

46-51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