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长石消失事件与致密砂岩气大面积成藏藕合关系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系地层中砂岩成分主要是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砂岩中长石含量极少,且长石以深度绢云母化、高岭石化和假晶为其主要表现特征.大量岩石薄片鉴定表明,砂岩储层在原始沉积时期可能存在大量长石.同时,由煤系地层中高岭石含量显著增加,Ro高值区与低长石含量分布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等现象推测,在煤系地层热演化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流体导致了长石的溶蚀消失.借助酸溶模拟试验探讨了原始地层中不同岩石矿物成分在不同成岩演化阶段中的溶蚀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低演化阶段凝灰岩屑、碳酸盐岩(方解石)和凝灰岩屑等易溶组分首先溶蚀,而长石在高演化阶段发生溶蚀.结合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热演化史综合分析认为,“热异常酸性流体酸洗地层事件”导致上古生界煤系地层中长石大面积溶蚀消失,长石溶蚀消失与致密砂岩气大面成藏具有良好的藕合关系.
致密砂岩气 大面积成藏 上古生界 长石消失事件 鄂尔多斯盆地
魏新善 肖红平 刘锐娥 南号珺祥 康锐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国内会议
新疆克拉玛依
中文
1-13
2015-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