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与早熟雄性中华绒螯蟹透明质酸酶活性比较
为分析透明质酸酶在正常性成熟和性早熟中华绒螯蟹雄性生殖系统中活性的差异,进而对正常和早熟雄蟹的生殖能力进行评估,采用透明质酸底物转化法,测定正常和早熟中华绒螯蟹精巢以及副性腺中透明质酸酶的活性,同时考察不同孵育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河蟹等经济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和种质保护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正常性成熟个体的精巢和副性腺中的透明质酸酶活性远远高于早熟个体的酶活性,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孵育温度对透明质酸酶活性基本上没有影响;正常性成熟个体副性腺中透明质酸酶活性高于精巢酶活性,性早熟个体副性腺中的透明质酸酶活性极低,甚至无法检出.
中华绒螯蟹 人工养殖 种质保护 生殖系统 透明质酸酶 酶活性
刘欢 顾俊兴 冯超 王海玲 穆淑梅 康现江
河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河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河北大学 河北省动物系统学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2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102-104,108
2015-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