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超分子凝胶:结构多样性与超分子手性

超分子凝胶作为一种重要的软物质材料,在构建多重刺激响应性、光电功能,以及生物相容材料等功能软物质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优越性.超分子凝胶在形成过程中往往得到比较均一的纳米结构,且具有结构多样性;而另一方面,超分子凝胶的构筑单元大部分是手性分子,超分子凝胶也是实现手性在超分子层次/纳米层次表达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手性传递、手性放大、不对称催化方面,同时超分子凝胶也是构筑手性纳米结构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对超分子凝胶形成中的纳米结构以及形貌的多样性和超分子手性进行介绍,指出超分子凝胶是一种典型的由低分子量胶凝剂分子得到纳米结构的自组装过程,胶凝剂分子相互缠绕形成三维网络,有效地固定溶剂。超分子凝胶不仅本身是一种软物质材料,而且凝胶形成的同时可控地获得各种纳米结构。超分子凝胶具有结构的多样性,并能够对不同的外部刺激表现出独特的响应性,通过溶剂的选择、光照、超声、温度的改变,及其他添加物的引入,实现微观结构的转变,甚至改变凝胶的功能。并从手性入手,探求超分子凝胶结构多样性与其超分子手性之间的关联,包括分子手性是如何传递为超分子手性甚至是纳米尺度的手性,手性分子如何调控非手性分子或外消旋组装体的超分子手性,使其超分子手性放大,以及在没有手性分子参与的清况下如何产生超分子手性等问题。

超分子凝胶 自组装过程 结构多样性 超分子手性

王秀凤 张莉 刘鸣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青岛266580;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国内会议

《物理化学学报》创刊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四届编委会会议

北京

中文

227-238

2015-07-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