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汉族宫颈癌血清VEGF-C、D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放疗后复发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新疆维、汉宫颈癌血清VEGF-C、D亚型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放疗后淋巴结复发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50例行根治性放化疗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采集血液标本,行根治性放化疗,并进行1年期随访,ELISA法检测血清VEGF-C、D亚型水平,分析治疗前VEGF-C、D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以及治疗后VEGF-C、D与淋巴结复发的相关性. 结果:治疗前无淋巴结转移35例,一级淋巴结转移11例,二级淋巴结转移4例,血清VEGF-C分别为144.43±26.55pg/ml,287.85±96.39pg/ml,418.65±148.5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30,P=0.000),血清VEGF-D分别为2363.56±562.46pg/ml,2289.3±538.29pg/ml,2295.29±277.49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94,P=0.91).治疗后无淋巴结复发或转移39例,淋巴结复发或转移11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清VEGF-C分别为172.45±139.18pg/ml,305.79±192.3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13),在治疗后VEGF-C分别为157.19±99.38pg/ml,327.91±187.4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5,P<0.001),而VEGF-D在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血清VEGF-C水平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测定其血清含量有助于宫颈癌治疗前阳性淋巴结的辅助诊断,以及放疗后淋巴结复发的判定.而VEGF-D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无明确关系.
宫颈癌 放射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淋巴结转移
杨杰 张泽高 阿依古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放疗二科,乌鲁木齐,830001
国内会议
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妇科肿瘤放疗第一届第二次大会暨2015年妇科肿瘤放射治疗新进展学术研讨会
乌鲁木齐
中文
11-15
2015-06-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