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原粮、饲料粮生产的区域分布及其结构差异
为了理解我国粮食供给与消费的空间分异,分地区研究了粮食原粮、饲料粮的生产与消费.根据空间临近和气候相似原则,将我国31个省区归纳划分为7个粮食生产毗邻区.各个毗邻区内,生产的粮食总量都可以满足本区内的口粮及工业粮需求,全国口粮及工业粮数量供给安全.未来,饲料粮及肉品的生产供给是我国食物安全所面临的新挑战.西部、西南部及中部3个毗邻区粮食原粮及饲料粮的生产与消费基本平衡,需要稳定维持粮食生产,促进草食动物生产.东北部毗邻区是我国饲料粮生产供应区,东南部3个毗邻区是我国饲料粮消费需求区,每年多达0.5亿吨的原粮由东北部调运至东南部,增加了交通运输压力并潜在东北部土地营养贫瘠化趋势.促进东北部饲料粮进行肉品生产转化,特别是通过牛羊等草食动物进行肉品转化,并改调运肉品至东南部可以节约运力80%,并留存粮食营养的50%.东南部3个毗邻区在增加粮食生产的同时,需要限制猪肉生产,促进草食动物生产.未来,中国的粮食增产有限,进口粮食具有不确定性,大力促进草食动物饲养产肉是保障我国粮食及肉品供给安全的根本.
种植业 粮食原粮 饲料粮 区域分布 消费结构
周道玮 张平宇 房义 神祥金 孙海霞 钟荣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102
国内会议
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
无锡
中文
1-9
2015-04-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