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能级强夯法对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处理效果分析

处理效果在强夯法施工中是主要关注的问题,其往往决定了强夯法处理方式的适用性与合理性.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宁夏某化工项目强夯地基处理后的测试数据的统计整理,认为对于本文中所叙述的湿陷性黄土场地,黄土层主要以黄土状粉土为主,与碎石土层(含卵石或圆砾)交替分布,碎石层作为夹层以透镜体形式存在于黄土状粉土中,且整个场地含水率普遍不高。对于该类场地,强夯地基处理方法是可行的,在不同能级作用下可起到消除场地土湿陷性,提高其密实程度、压缩模量及地基承载力的处理效果,且处理效果较明显,可影响至预期的影响深度。对于该建设地区来说,碎石层或卵石层厚度较大的区域(局部区域碎石层位于黄土状粉土上部),采用高能级或超高能级进行强夯处理时,其处理效果可以达到预期的要求,强夯产生的强大能量可影响至预期的影响深度。对于浅层土体来说,在强夯处理后的密实程度随着强夯能级的增加而减小。黄土状粉土的能量传递效果较碎石层要好,能量传递效果与底层颗粒级配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碎石层的能量储备能力比黄土较低。地层的含水率的大小对地基土强夯后的压缩模量提高程度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在相邻强夯场地中,其场地的含水率相对其他区域来说较高时,强夯后地基土压缩模量提高程度越大。

地基处理 强夯法 压缩模量 湿陷性黄土场地

王东红 董霄 万再新 钱春宇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43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工程物探与岩土工程测试学术大会

海口

中文

289-293

2013-1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