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日韩三国纸张传统制造技艺交流项目的调查成果报告
古代纸张的原料均是来自于大自然。在修补过程中会反复利用相同的原材料来补出蛾子造成的破洞或是加固纤维。为了修复纸张需要制作上等的纸料要求自然十分严格。造纸必须依赖手工。比如说机制纸时有一道工序是配制强碱溶液并与造纸纤维同煮,这样纸质会变白而杂质会被分解。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地制作大量纸张。然而强碱溶液很容易碎坏纤维,并且使成纸易于褪色,这样的纸张当然不能用于文物保护。虽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机器制纸已经取代了手工纸的地位,但造纸工坊依然存在,因为除了文物修复领域,还有不少地方会用到手工制纸。另外还有一个事实就是手工造纸的技艺也在进步。以期适用于更多的不同目的。从这点上,必须仔细挑选和生产出合适的纸张来进行纸质文物的修复工作。当形状和质地都足以有效使用的时候,这张纸才算是满足了需求。
传统纸张 修复工艺 加固纤维
坂田雅之 大菅直
日本国宝修理装潢师联盟
国内会议
宁波
中文
39-56
2015-12-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