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藏右玉宝宁寺水陆画的病害情况及检测分析
本文以山西博物院的重要藏品,国家一级文物明代右玉宝宁寺水陆画为例,阐述了无损检测在书画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目测是无损检测的第一步,通过实地勘察发现,文物主要有四类病害:与原装裱形式和装裱材料有关.贴于地杆中部的搭杆较长,磨损了画心.文物的地杆使用的是树枝,细且不平直,使文物出现波折不平整的病害.因水淹或受潮,引起文物空鼓、水渍、霉渍、脱色甚至被泥浆浸染.由于烟熏、灰尘、污渍、磨损等原因,画意暗淡.流传过程中,在画作正面的天头或地头上用红墨水写有数字编号,造成人为损伤.其次,借助仪器,对文物材质和病害做了进一步的观察.本次调查中,笔者通过VHX-600显微镜,观察到画心使用的是平纹结构的织物,与同类文物相比较,其画心应采用了生丝绢.通过XRF,检测到文物使用了矿物质颜料.通过Lab和VHX-600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文物存在变色、断裂、污染等病害.以上工作,为水陆画的进一步研究和保护做好充分准备.
博物院 书画藏品 病害检测 文物保护
孙文艳
山西博物院
国内会议
宁波
中文
267-279
2015-12-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