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生产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国家实施林权制度改革以来的2003-2013年为研究时段,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计算中国31个省份的林业生产效率,并利用ESDA技术、基尼系数分析其时空差异,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不同区域林业生产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林业生产效率逐年上升,但总体仍然偏低,高效率省份上升幅度较小,低效率省份增长幅度较大.中国林业生产效率空间差异明显,且呈缩小态势.高效率省份集中于生产条件较好的华北平原,低效率省份则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并表现出较强的西部和南部向东、中部集聚的局部空间集聚特征.人均GDP、林业系统职工收入、林业工作者素质、病虫鼠害发生率共同影响林业生产效率,影响效果显著.因此,中国应继续加大林业生产投入,并采取差别化林业发展政策,重视加快高效率省份林业生产效率的增长速度,通过加大投入、提升劳动者素质、降低病虫鼠害发生率等手段全面提升我国林业生产效率.
林业 生产效率 时空差异 政策扶持
罗小锋 李兆亮 李容容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0;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武汉430070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9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