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结构变化与农业面源污染--基于空间面板STIRPAT模型的实证研究
本文借鉴Holdren和Ehrlich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分解的理论框架,利用2004-2013年全国30个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中国省域农业面源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利用OLS回归会因为忽略空间因素导致结果有偏,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虑了影响因素的空间交互效应,并对其空间效应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人口密度、富裕度和结构因素直接影响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量,其中乡村人口密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度最大;邻接省份的种植业结构的示范效应引起本省种植业结构的反向调整,导致间接效应为正;目前城镇化水平还不高,对农业面源污染有正向直接影响但不显著,由于城镇化的示范作用,增强了省域间的竞争,并且使农业资源外溢出本省导致间接效应显著为正且.因此,未来治理农业环境污染要关注各省内部的影响因素,同时也要考虑各省影响因素相互之间的交互影响.
农业面源污染 空间效应 人口密度 种植业结构 城镇化水平
吴义根 冯开文 李谷成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池州学院商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15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