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文化传承

城镇化本质上是人类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以及现代化的建构,对“传统”的影响日益凸显,探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不仅在理论上有重大意义,更能帮助窥探社会实践的隐秘.自马克斯·韦伯现代化理论的提出,学术界围绕“传统/现代”的论争便不绝于耳,而在中国近现代的改革实践中,传统更是一个难以绕过的论题.因此,在中国城镇化的过程中,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契合的新型城镇尤为必要和迫切.总之,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要尊重本国的传统、条件和现实,体现中国文化的特质和民族精神,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化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构建以人为本,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传统文化 管理体制 经营机制 服务体系

曲霞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510642

国内会议

第六届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

广州

中文

1-7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