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

新型城镇化要求“以人为核心”,切实维护各方主体的权益.从整体上讲,集体土地制度能够更好地保护失地农民、远郊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利益.土地私有化不仅无益于农民的团结反而使农民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从而丧失与地方政府和资本谈判的能力;在遭遇天灾人祸时,农民更容易将土地一卖了之,失去土地使大批农民几乎是永远地背井离乡,向大城市集聚,导致多种多样的“城市病”.另外,在当前法治不健全的背景下,尤其是地方政府存在强烈的土地财政需求和工商资本对于寻求新的投资市场的迫切愿望,贸然推动大规模的农地国有化,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政府与资本联合圈地从而造成农民失地的严重后果.由此可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私有化或国有化方案皆不可取,更为稳妥的做法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从而确保“耕者有其田”和“居者有其屋”.

农村集体土地 私有化制度 国有化制度 新型城镇化

林辉煌 郑永年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六届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

广州

中文

1-13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