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美洲黑杨及其杂交杨木解剖特性和微纤丝角比较研究

本文以黑杨派的美洲黑杨(P.deltoides)以及其与青杨派的辽杨(P.maximowiczii)和毛果杨(P.trichocarpa)分别杂交后的杨木为实验材料.通过组织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试样的微观结构并应用显微图像技术测量了导管和纤维细胞壁厚和细胞腔直径,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试样的微纤丝角度.实验结果表明相同视野下导管的数目和尺寸有所下降,纤维细胞壁厚增加了约34%,但纤维细胞腔径的变化为P.deltoides×P.trichocarpa变小而其他两组相近,与亲本美洲黑杨相比P.deltoides×P.trichocarpa微纤丝角增大而P.deltoides×P.maximowiczii减小.表明通过亲本杨木间杂交可改变杨木的解剖特性和微纤丝角,但是不同亲本的选择对杂交杨的材性改变不同.

杨树 杂交技术 解剖特性 微纤丝角度

刘苍伟 王思群 王玉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北京,100091 田纳西大学可再生碳中心,诺克斯维尔,美国,39776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南京

中文

1-6

2015-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