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塑复合材料生物耐久性差异初探
选用五种不同树种木粉与PVC制备木塑复合材料,通过人工模拟加速试验对比研究不同组别复合材料对采绒革盖菌和绵腐卧孔菌的天然耐腐性差异和对小球藻、丝藻、四尾栅藻、颤藻混合液的天然抗藻性差异,采用扫描电镜和水分吸附测试深入分析腐朽菌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及界面结合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组别复合材料对彩绒革盖菌耐腐性排序为:杉木/PVC>马尾松/PVC>白千层/PVC>枫香/PVC>尾巨桉/PVC复合材料;对绵腐卧孔菌耐腐性排序为:杉木/PVC>尾巨桉、白千层、马尾松/PVC>枫香/PVC复合材料.腐朽菌菌丝可通过木粉和PVC树脂界面结合空隙处进入试样内部进行侵蚀,从而降低复合材料间的界面结合,使其水分吸附率明显增加.不同树种木粉/PVC复合材料试样抗藻等级也各不相同,其中枫香/PVC的抗藻性最好,危害级为1级;尾巨桉、马尾松/PVC的抗藻性最差,对应的危害等级为4级;杉木、白千层/PVC抗藻性中等,对应的危害等级均为2级.藻类主要是在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生长,未能渗透入材料内部,只影响材料的表面形态、外观和美感,对材料内部形态和结构无影响.
木塑复合材料 木粉 聚氯乙烯 制备工艺 耐腐性 抗藻性
徐开蒙 冯静 郑志锋 李凯夫 施庆珊
云南省木质复合材料工程中心、西南林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70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9
2015-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