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基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改性研究进展
本文基于机械互锁理论、浸润性理论、化学键理论及Lewis酸碱理论四种界面结合理论有针对性地阐述了PVC基木塑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并补充了近几年来创新性的辅助式改性方法,结果表明四种不同理论类型论性的改性方法各有所长,且改性效果各异,无绝对最优的方法,其间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但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学键理论型改性方法中添加人工合成的有机偶联剂来改善PVC基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能力,由于此法并未考虑到PVC分子链上氯原了的存在所带来的特殊性,即忽略了Lewis酸碱理论的对PVC、木质纤维间界面的重要影响,同时也对材料的绿色环保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下一步的研究应该将目光更多地聚焦于前述中所提到的天然环保并具有天然碱性氨基的壳聚糖、木质素胺等生物改性剂的制备、研发和复合改性之中,同时为了长时间的保持高效的界面结合,也可以配合一些新型的辅助式改性方法的使用,在保证复合材料绿色环保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升该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这对PVC基木塑复合材料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木塑复合材料 聚氯乙烯 界面改性 机械互锁理论 浸润性理论 化学键理论 路易斯酸碱理论
徐开蒙 李凯夫
云南省木质复合材料工程中心、西南林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6
2015-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