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工艺及性能分析

以微晶纤维素和纸浆为原料,分别用硫酸水解法、过硫酸铵氧化降解法和酶处理结合机械研磨法制备纳米纤维素,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马尔文粒径仪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所制备的纳米纤维素的微观形貌和晶型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硫酸水解法、过硫酸铵氧化降解法和酶处理结合机械研磨法制备的纤维形貌尺寸均可达到纳米级别.其中硫酸水解微晶纤维素和过硫酸铵氧化降解微晶纤维素所得纤维形态多为短棒状,粒径较小,其悬浮液胶体呈淡蓝色,分散性和稳定性较好,胶体粘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酶法结合机械研磨法在纤维素酶的协同作用和机械剪切力的共同作用下得到的纳米纤维素粒径分布为30-60nm,纤维互相缠绕,分散不均匀,团聚现象较为严重.三种方法制得的纤维结构和晶型均没有改变,仍然保持原有的纤维素I型。

纳米纤维素 硫酸水解法 过硫酸铵氧化降解法 酶处理 机械研磨法 微观形貌 晶型结构

王晓宇 宋宇轩 赵华 张洋 王超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南京

中文

1-8

2015-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