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报殴辱--以1944年湖南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馆长与会计互控案为中心
民众教育馆作为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综合机关,政府以“行政力”赋予了其权威性资源地位,馆长、会计等被纳入公务员系列,是承担“以教育改造达社会改造”任务的地方事业单位.从民众教育馆事业开办之日起,质疑之声便如影随形,人员遴选、经费使用更是备受诟病.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权力范围的内迁,对后方省份的民众教育馆馆的经费进行了政策性倾斜,民众教育馆馆数及事业得到速猛发展,但问题也随之凸显,馆长或主要职员贪污经费、中饱私囊问题此起彼伏,屡见不鲜.在1937至1945年期间,仅湖南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就先后发生多起主任会计与馆长互控事件,而尤以1944年“省立民众教育馆馆长陈石真与会计余鼎勋互控一案”最为棘手,除去湖南省教育厅,先后有省第八区行政监督专员公署、省政府湘西公署、省政府会计处以及沅陵公署介入调查,省第八区行政监督专员公署更是四次派员秘查该馆.在既往研究中,甚少有人关注于此.利用湖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及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还原了该事件始末,认为:民众教育馆馆长和会计互控案频发不仅是社会教育事业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亦与近代的政治、社会教育的社会角色等问题息息相关.而且,对“1944年湖南省第一民众教育馆馆长陈石真与会计余鼎勋互控一案”做深入考察,对民众教育馆人员遴选、年功考核中的权势争夺做较全面与深入诠释,可以为认识政府与地方社会、制度强制与传统惯习等互动、博弈的过程提供一个详细的个案研究范例.
民众教育馆 经费去向 权势争夺 民国时期
周慧梅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100875
国内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1-11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