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乾隆年间江苏地区诗人的科举仕途--以沈德潜、赵翼、黄仲则三位诗人为例

乾隆年间的科举体制在发挥正向影响的同时也存有深刻弊病.本文选取诗人诗歌为视角,以沈德潜、赵翼、黄仲则三位江苏地区诗人为例,分析他们不一样的科举经历、性格特征以及诗歌风格;发现由“温和敦厚,顺应时局”的沈德潜,到“性灵至上,入仕出仕”的赵翼,再到“凄苦失意,沦落以终”的黄仲则,不同的思想特征、价值抉择决定了不同的科举仕途命运,也催生了不同的诗歌风格类别;在那样的年代里,才华出众的诗人才子拼搏于科场却徘徊于社会底层,诗歌与仕途或成相反方向发展,这从新的角度引发了对乾隆“盛世”的反思.

清朝 科举体制 诗人 仕途经历 性格特征 诗歌风格

刘盾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福建厦门 361005

国内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河南开封

中文

1-11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