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中国第一代大学青年教师的学术境遇

新中国第一代大学青年教师一般都经历了3-5年刻骨铭心的助教工作,随堂听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成了他们的职业必修课.在政治控制加强的特殊年代,青年教师科研呈现出“无意识”状态,表现为没有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或迫切性;没有外在压力科研暂可忽略;运动多空间小无暇顾及科研;学术环境不好科研选择“沉默”等四种情形.但是,青年教师的科研“无意识”中却蕴藏着科研意识与科研素养,一旦时机成熟、环境许可,他们就会喷涌而出.由于职称晋升工作非制度化、不确定性,青年教师对讲师职称非常向往,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当了十多年助教.新中国第一代大学青年教师没有丢掉过去,他们承继了上一代学者的那份责任与坚守,更没有遗失未来,他们对未来的大学教育事业充满期待,他们强化了现在,把青春留在了三尺讲坛.

高等院校 青年教师 学术环境

李宜江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国内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河南开封

中文

1-25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