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境界·情操--《竺可桢日记》阅读札记
阅读竺可桢七十多年前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写下的数百万言《日记》,缅怀他在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里作为一位国立大学校长所走过的不平凡的人生历程,让对这位著名的教育家充满了由衷的敬意.在竺可桢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位大学校长的家国情怀,他的追求真理、培育英才、转移风气、报效国家的办学理念,他的“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精神境界,他的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襟怀广阔、平易近人的道德情操,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份弥足珍贵的遗产,更是21世纪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征途中,亟待认真发堀、充分利用的宝贵的本土资源.这些基于一所大学的发展所提炼出来的理念、境界和情操,折射的是现代大学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成长、发展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她的主持者必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正在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高等教育而言,可以给提供诸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
教育思想 《竺可桢日记》 竺可桢
田正平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杭州 310028
国内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1-34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