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进士行卷及对现代高校招生的启示
进士行卷是随着唐朝科举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模式和社会风气,在唐代盛极一时,到了宋代却衰亡了,行卷的出现适应了唐代统治者拓宽人才评价标准的需求,但其滋生的弊病也导致了它的衰亡.本文从行卷的含义、对象、时间和内容四方面介绍了唐代的行卷,分析了唐代行卷兴起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行卷的利弊以及对于现代高校招生的启示,在行卷制度的产生与衰落中,看到这实质上就是考试的公平与实质效果之争,之后的结果是形式胜过了实质,也导致了很多问题,最终使得科举考试终结,在现在似乎又回到了这样一种境况。自主招生存在着很多问题,而且一旦实施也必然会带来新的问题,但是不能因噎废食,应该看到自主招生在更加全面的考察人才方面的作用,可以选取一个主要目标,然后在围绕这个目标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问题,使之更加完善。其实,不管是高考还是自主招生都只是为了选拔,也并不矛盾,重要的还是如何才能更加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未来的发展。
高等院校 招生工作 进士行卷 人才培养
周晶晶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国内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1-7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