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劝学篇》看启蒙教育时期的国民意识教育
近代以来,仁人志士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国民中形成“国民意识”,培养“理想国民”.张之洞和福泽谕吉都是19世纪末亚洲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两者在19世纪末都写了名为《劝学篇》的书籍,并都在当时社会引起了较大影响.虽然他们的书旨在救亡图存、文明开化和国富民强,但书中有许多观点对于今日国民意识之培养,仍有许多借鉴之处.启蒙教育对于国民意识培养至关重要,国民意识强则国强,国民意识弱则国弱.这一时期的儿童最需要教育,而且此时教育所留下的印象最深,影响最远。启蒙时期的教育,不仅要注意智力的发展,身体的养护,更应有民族、国家、道德、人伦的教育。无论是以前的战争年代,还是现在的和平时期,国民意识教育都必须从小开始,使民知有国,国知有民,每一个人都和国家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荣辱共同体,筑起国家与民族新的血肉长城,保卫自己的国家。
启蒙教育 国民意识 素质培养 《劝学篇》
安茜瑜
陕西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1-7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