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河北书院的教师与学生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从唐代产生到清朝灭亡,书院对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曾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其良好的师生关系,一直为世人称道.通过对古代河北书院历代教师和学生的分析,发现河北书院有延请名师教学的传统,而其对学生的招收也有最初的宽松发展到有条件限制.古代河北书院的师生关系有尊师爱生、关系融洽,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学术自由、注重研讨的特点,古代书院管理在教育管理中有着独特的地方,所产生的书院管理文化是今天的教育管理的宝贵财富。书院管理中所形成的深厚的师生感情,不要说在当时的官学无法与其相比,就是现在的学校教育也有不及的地方。当前师生感情日益呈现淡漠化、利益化、冲突化的趋势,更有师生关系恶化而出现的极端事件的发生,让人痛心。书院教育虽然是封建教育的一部分,其间渗透了封建教育的伦理道德,但它在教师选择、学生录取、学习指导等方面的主张是其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很好的教育管理经验,值得今天的教育者们借鉴和汲取。
书院 师生关系 教育管理 伦理道德
王蓉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
国内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1-10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