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收回教育主权

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开办文化教育机构,侵犯中国的教育主权.简要论述了建国初期我国对教会学校的接办、管理、改造和调整的历程。总的来看,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对旧中国的学校实行“维持原有学校,逐步加以必要的与可能的改良”的总方针是正确的。这样做可以较快地恢复正常秩序,培养人才,便于团结、争取、改造知识分子,使其打消疑虑,安心教学和研究,避免较大的震荡。在学校秩序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再着手处理接受外国津贴的学校,采取多种形式收回教育主权,先维持在逐步加以改造,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教育史 教育主权 国家保障 人才培养

毛芳芳

陕西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河南开封

中文

1-7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