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教育小说的“三层次分析模式”(论文简介)--以《围城》为例

关于教育小说,取教育学视角研究的,现如今并不是一个枝繁叶茂的领域.首先,笔者在综观现有的研究著述后发现,现有研究,大致有整体与个别两个角度.整体角度,涉及众多的教育小说,现有的研究较少,《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与《中国现代教育小说概述》两篇博士论文算是其中的代表;个别角度则涉及一部教育小说或某个作者的某些教育小说,据笔者统计,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饭》、《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老张的哲学》,《未央歌》等几部有典型性的教育小说上,涉及面也还太小;其次,笔者发现,在这些已有著述中,还未形成一个固定的分析模式,通过探究教育小说的“三层次分析模式”的内涵与理论依据,既然“三层次分析模式”可以用来分析教育小说,笔者以《围城》为例,来具体阐述它的操作方法,包括真实教育世界,虚拟教育世界以及理想教育世界。

教育小说 三层次分析模式 逻辑思维 中国现代文学

杨丽亚

曲阜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河南开封

中文

1-2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