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人文社科学者用户对学术型产品使用行为的实证分析--对学术网站信息构建的指导

学者认为学术资讯最重要的是按照学科排列的,其次是按照行业、主题等组织,这就要求网络构建者需要将数据库中的内容资源以多种方式、多种维度的加以组织和呈现,以用户习惯和偏好为依据,将学者最为关心的内容呈现到网站的首页或者是网页最醒目的位置,重构学术型网站导航系统设计,便于学者的查找、使用和浏览。在线上交流功能的方面,学者在学术型网站进行交流时,常用的社交工具为email、微信、QQ等即时社交工具,而使用群组、评论或者回复等交流行为较少,而在学术型网站推送功能方面,据调查学者最为偏好的接收方式同样首选邮件,这就要求在进行网站线上交流功能设计时,一方面要加强私信、Email等电邮功能的建设;另一方面可适当弱化对群组、评论等功能的构建,将对网站社交功能的构建,往精细化方向发展,避免网络空间、开发成本、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浪费,实现利用效率最优化。其次从调查得知,学者用户较为喜欢一对一定制的主动服务,因此在设计产品推送功能的时候,可以将网站中所包括的内容标签按照所属分类组织,请用户依据个人兴趣,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和推送,或者根据用户的搜索行为、查询行为进行主动的数据分析与挖掘,与网站平台内容库中的资源匹配,找到目标资源,这样既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提高了用户体验感,又能节约资源,便于网络建设者更好的优化信息服务。学术型网站产品要和用户之间构建起良性互动关系,从调研情况来看,科研用户对较为熟悉的学术型平台的使用较为频繁,而对新兴的教研工具、科研工具的使用较少,但对新兴工具的使用有很强的使用意愿,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因此,从产品设计和生产者来说,加强对所设计产品的推广和培训工作,重点介绍产品的使用和功能,消除用户对产品功能效用怀疑,破除用户使用该产品获取信息或管理信息的障碍,从学者使用者来说,增强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自己的新事物和新观念的接受能力,掌握对新兴产品的使用技巧,从而不仅能更好的服务目标用户,还有利于产品功能的改进,产品竞争价值的提升。

学术型产品 人文社科学者 使用行为 信息服务

冯向梅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100086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情报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暨2015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

北京

中文

1-15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