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城市“拼车”常态化发展特征与策略应对--基于南京市通勤拼车行为与意愿的初步调研

“拼车”是指几个人合乘一辆车或有偿同搭顺风车的交通出行行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日常通勤拼车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近年我国也出现了多样的拼车形式,这是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居民对拼车需求的现实反映.本文在梳理回顾国内外拼车出行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之上,以南京市为例,聚焦于“长期互助通勤合乘”这种拼车形式,基于对通勤拼车行为与意愿的初步调研,辅以ArcGIS、NodeXL等软件平台,综合宏观大数据分析与微观问卷调查两重视角,试图简要探讨在类似于南京这样经济社会发展相对领先的大城市,通勤拼车行为趋向于常态化的发展空间、阶段特征与策略应对.本文建议推动拼车行为与相关程序的合法化、规范化,支持社区和企业为单元与中介来提倡和组织拼车,调动多方面参与,为自觉实践通勤拼车出行的小汽车车主提供奖励措施,更加灵活地配置交通设施与交通服务资源,通过设置专用停车场、候车点等为拼车出行的组织协调提供便利。

大城市 拼车行为 组织协调 资源配置

牛赓 朱碧瑶 夏璐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贵阳

中文

1-14

2015-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